南懷瑾先生 述著輯選

上下五千年,縱橫十萬里

經綸三大教,出入百家言

南懷瑾先生 述著輯選

南懷瑾先生畢生傾力講述、印行傳統文化經典,從學界、商界、政界,直到民間大眾,先生不辭辛勞,奔波教化三十餘載,內容涵蓋儒、佛、道及諸子百家,兼及醫卜天文、拳術劍道、詩詞曲賦,著述凡三十餘種,立足時代科學精神,將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推進到一個新的、更加璀璨奪目的文化層面,開拓了全新的學術視野,其影響之深遠必將是劃時代的。

其後,先生又奔走於美國、香港、歐洲等地,雖偶於經貿領域度化,然其根本心愿仍在中華傳統文化之弘揚,蓋以文化為民族存亡之根本也。

圖書

觀無量壽佛經大意

南懷瑾先生 講述       李淑君 記輯
  

淨土三經的高下

一提到聲震東方佛土的淨土宗,我們馬上就會想到名揚幾千年來的阿彌陀佛,以及佛教徒們愛念的《阿彌陀經》。至於淨土三經的其餘二經 —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觀無量壽佛經》的光彩卻似乎被 《阿彌陀經》所掩蓋。

同為釋迦隨緣敷演的經論,也有鐘鼎山林之分!當然,除了一分窅不可測的運數之外,還有一些現實的客觀因素。

《阿彌陀經》所舉示的只一個 「執持名號」,再加上 「一心不亂」,臨命終時就可乘風歸去,飄向蓮花池畔,徜徉在鳥語花香之間。這種言論,不但動聽而且引人人勝。

至於早在曹魏時期傳人的《無量壽經》,當然也包含了淨土修持的無上法門,和《阿彌陀經》同樣言簡意賅。雖然它修持的重點同樣是「執持名號」,但對於極樂世界的來龍去脈、風土人情還作了一番詳盡的介紹,或許因此,在行持上反不如《阿彌陀經》予人以濃縮深刻的印象吧 !

再看劉宋時代傳入的《觀無量壽佛經》,整本經的重點在於十六種觀想法門,涵蓋了大小二乘、顯密雙融的修持,堪稱極樂要道。然而行行復行行的十六道門戶,不免使人敬而遠之。

於是,只靠一聲阿彌陀佛便了事的《阿彌陀經》,就好像是一本萬利的如意算盤而大受歡迎了。果然這把算盤比較靈光嗎?且讓我們從淨土宗的興衰概況看起。

唐宋以前大概經濟思想尚未發達,修習淨土的多半肯老老實實地作工夫,《觀無量壽佛經》的十六種修觀的方法,當然也是他們把本修行的柱杖,從神僧傳、神尼傳、高僧傳以及其他史料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的虛心篤行。

或許是天道好還,或許是自求多福,他們的耕耘終於獲得了成果。魏晉南北朝時期,不僅淨土宗,其他各宗各派的修行人,即生證果的也都有相當可觀的數字。

唐宋以後,美麗的禪宗大興,人們好逸惡勞,禪宗裏的口頭禪日漸滋長,淨土裏的口頭佛也逐漸蔓延。到了今天,阿彌陀佛的聲威不僅時曆千餘年,而且廣被海內外。阿彌陀佛四個字好像成了萬靈丹。「只要念句佛號,罪業即可消掉,死後極樂報到。」本著這種觀念,《阿彌陀經》大行其道,阿彌陀佛如果有靈,不知是喜是憂?

《阿彌陀經》真是把如意算盤嗎? 可以說是,也可以說不是。

當然,它所標舉的方法非常簡單,只要「念阿彌陀佛」就行了, 但是要念到一心不亂,心心念念都掛著阿彌陀佛,念到茶裏也是它,飯裏也是它,這件事容易嗎? 我們不妨試一試,一試之下我們不難發現這顆心的交情之廣,好客之深,心裏雜念一波未平數波又起,要想「萬緣放下,制心一處」「萬年一念,一念萬年」地念著阿彌陀佛怎麼做得到?

看來簡單的《阿彌陀經》,修持起來竟然如此棘手。那就再看看《觀無量壽佛經》吧,要用這顆雜念紛飛的心把虛無縹緲的極樂世界觀想得「如於鏡中,自見面像」,又怎麼做得到呢?

許多人以為修「淨土」,只要有口無心地吟吟佛號就行,果真如此,《觀無量壽佛經》的「十六觀」這套複雜的修法就不會誕生,華嚴會上普賢菩薩也就不會引領大大小小數不盡的菩薩們回嚮淨土,以為華嚴海會圓滿的謝幕曲。由此可見這座世外桃源頗有一番道理。

禪、唯識、淨土

這就牽涉到禪淨雙修以及唯識的問題了。在佛法修持中這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,將來再作專題討論。目前只針對要點作概要性的介紹,以為修習淨土的人們作個參考,並有所警覺。

既然我們想從這娑婆世界往生極樂淨土,又想瞻仰阿彌陀佛的豐採,我們就必須知道什麼是淨土,什麼是阿彌陀佛。有了正確的認識,修行起來才不致演出認賊作父的笑話,也才不會走錯了路而入於魔道。就好比我們要尋找一位自幼失散的親人,雖然難免記憶模糊,但是至少要有個大概的輪廓,否則茫茫人海中,何處覓得? 這 一步和禪有密切的關聯,和禪宗裏「念佛的是誰?」「生從何處來?」「死往何處去?」「主人公何在?」等認識可以說是息息相關。所謂「不見本性,修行無益」,不但是禪門的圭臬,同樣也是淨土的準則。對這一層有所體認後,對修行的要領才能有所契人。功夫下了,也才不至像肉包子打狗,有去無回的沒個訊息。

其次,同樣重要的,是必須對我們「日用而不知」的心有個進一步的瞭解。穿衣吃飯是這顆心,成佛作祖也是這顆心,它能下地獄,它能升天堂,它能出凡人聖,它 能化腐朽為神奇。這一步除了禪理外,還必須深通唯識。雖說唯識是後期佛學,但它卻是作工夫的絕妙指標,沒有了它而想證果有成,真可說是難之又難了。因此, 以無相為宗、無門為門的禪宗也要以《楞伽經》印心,當然淨土宗同樣也少不了唯識的助陣。

為什麼唯識如此重要? 簡單說,佛法是要人成佛,至於人所以能夠修成佛就在於人「心」即是佛「心」,而人所以不同於佛,也就在於「人心」有別於「佛心」。同樣的心,為什麼會有凡 (人) 聖 (佛) 的不同? 怎麼樣才能超凡人聖,轉人心為佛心?

唯識就針對這顆神秘的心作了種種現象、功用、實質、轉化等多方面的精細探討。

唯識把我們凡夫千變萬化的心稱為「識」,把「識」又分成八大類 — 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、阿賴耶等八識。至於如來那顆變而不變的心王則別稱為般若,為菩提,為涅槃,又名「大圓鏡智」。

譬如參禪的有時參到了無何有之鄉,念佛的有時念到了一念不生,甚至佛號都提不起,觀想的有時把佛像觀得清清楚楚,乃至於觀到佛即是我,我即是佛,儘管以上 這種定境持續上好幾天,甚至於吃飯、睡覺,都仍然處在這種定境中,但必須要知道工夫到了這一步,也還是沒有脫離意識的圈子。

我們如何從這 種意識的境界超越到本體的天地,如何再進而發揮它的功用,以至於旋乾轉坤 (學禪的與主人翁合而為一,修淨土的立地證淨),有趣而耐人尋味的是這關鍵仍在於 意識。「轉其名而不轉其實」(參考下節《觀想和念佛》以及後面對「正受」的註解),就是六祖對轉識成智這步神功所作的簡單而又明了的註解。多少有志於此道 的學者對著《六祖壇經》,都只注意到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’’這些花邊小語,至於工夫上的座右銘卻往往一掃而過,真使人不禁有「曲高和寡」之嘆了。

如果不通唯識的學理,不在意識上下番踏踏實實的靜定工夫,則不僅大乘門中沒有我們立足之地,就連小乘的成果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。

觀想和念佛

非常簡要地介紹過淨土和禪宗、唯識的關聯後,讓我們看看《觀無量壽佛經》的主旨。

淨土三經中的其餘二經都是以「執持名號」為主,也就是平常人所謂的「念佛」法門。至於這部《觀無量壽佛經》則以「觀想」佛像、佛土為入門法則,其實這也 是一種「念佛」法門,但是一般人們對「念佛」、「觀想」都沒有透徹的瞭解,所以就莫名其妙地認為《阿彌陀經》的「念佛」簡而易行,《觀無量壽佛經》的「觀 想」繁而難入。

為什麼「觀想」也就是「念佛」? 下面將就經文裏的觀想法門陸續加以解說。

這部經裏介紹了十六種觀想的方法,所以也有別稱為《十六觀經》。

提到「觀」字常會被人誤以為是用眼睛看,其實這裏的觀是指用心眼看,也就是在第六意識中呈現出影像。所以唐代以後在「觀」字下加一個「想」字,就成了「觀想」。

我們舉個最淺近的例子,一個導演在安排一場戲劇之前,或者一個畫家在揮毫一幅作品之前,腦海中已經浮現了一個意象,一種構想,這種情形可以說是一種最初步的觀想境界。

通常我們只要一提到某位最鐘意的電影明星,或者自己最懷念的親人,腦海中即刻就會蕩漾出他們的音容。但是,要我們觀想菩薩們的慈顏,腦海中卻空空如也。

這是什麼道理?一想之下,原來是從未見過菩薩的模樣,難怪觀想不出來了。這種唯物觀點的論調當然也言之成理,不過佛法唯心的觀點卻不以為然。

佛法的唯心觀不同於西洋哲學的唯心論:西洋唯心的心並未超越心理的意識,而他們所研究的心理範圍,始終還在佛法的第六意識中打轉轉。譬如他們的潛意識、第六感都屬於第六意識中的獨影意識;至於最近「超心理學」的研究,也仍未脫離第六意識的範圍,雖然偶爾碰到一點第八識的外圍的外圍,但他們還只在發現問題的 階段。至於發展成一套稍具系統的理論,則尚須長時間的努力。

至於佛法的唯心觀則氣象萬千。譽滿全球的六祖在徹悟之後曾說了幾句話,我們姑且拿來做佛法唯心的簡要敘述。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無動搖,何期自性本不生滅,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。」從這個觀點看,佛法唯心的心涵蓋了心理、物理,有如萬化之總源。所以諸佛菩薩乃至諸佛世界原本都在我們心量當中,也都包含在我們自性的功能裏。但是為什麼我們睜開眼,看到的只是這娑婆世界的種種? 閉起眼,又是烏漆一團? 諸佛菩薩、清淨國土的芳蹤怎麼絲毫不見呢? 很簡單,這就是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的道理 (至於能近朱,能近墨,能赤能黑的並無動搖)。我們日常都把自性功能消耗在綿綿密密的塵勞妄想上,這股精力的投資又換回一串串的惡習。由於這些世間業氣(業力習氣)的混擾,諸如財、色、名、利等 惡勢力就把菩薩們擋駕到腦後。正所謂「舉世皆從忙裏老,幾人肯向死前休」。只要我們心平氣和,對於自己諄諄善誘,從「少私寡欲」(戒)「寧靜致遠」(定) 上著手,這些迷途的羔羊終會良心發現,把菩薩請入中堂,而返璞歸真 (慧)。從此我們就可「隨心所欲不逾矩」地來一番逍遙遊了。

說到這裏, 我們可歸結出《阿彌陀經》、《觀無量壽佛經》所以要我們念佛號,或觀佛像,無非是借此使我們心猿意馬的第六意識 (凡夫日常的心境) 先做到制心一處,轉成無分別的「妙觀察智」。而後再把第六意識的根根 — 第七識 (我執) 轉成「平等性智」。做到了這一步,才能談得到入定。至於人我雙亡,真淨土的呈現則必須把第 八識再轉成「大圓鏡智」了 (概言之,戒是對前五識和第六意識而言,定則對第七識而言,慧則對第八識而言)。至於如何觀想,如何轉識成智,講解經文時會再加 敘述。

大道廢有仁義

在進入經文前,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,就是釋迦牟尼當時的時代背景,和孔子所處的春秋戰國有許多雷同之處。從三藏十二部的記述中,我們可以看出不少印度當 時「臣弒其君,子弒其父」的事例。對於這個時代問題,釋迦牟尼和孔子不約而同地主張要以教化來對治,所不同的是釋迦牟尼比孔子更重於人心的轉化,而且對這 萬惡之源,也是眾善之本的心作了一番更深入更徹底的探討。因此佛家除了有五戒、十善等 (相當於儒家的禮和人倫規範的禮儀) 勸告,主要精神還是在於心地法門 的揭示。為了了此心事,為了善用心力,因而不厭其詳地演出天台止觀、密宗觀想、禪宗參禪、淨土念佛等多門方便。這本經就從一個「子不子」的事端而引申到十六種觀想的解脫法門。

說到這裏,不期然又想起了老子的「大道廢有仁義,慧智出有大偽,六親不和有孝慈,國家昏亂有忠臣」,現在且看正文。

耆闍崛山也就是釋迦拈花微笑的靈山,當時參加此盛會的除了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人以外,還有三萬兩千位菩薩,文殊師利菩薩為此會的首座。從釋迦牟尼一向隨機施教的教育態度看來,這部《觀無量壽經》是以大乘為主。但是許多學佛的都往往把淨土宗看成愚夫愚婦的玩意,真使人啼笑皆非。

據說有位誨人不倦的老師,別具只眼,多生以前就看上釋迦牟尼,料準他異日必有所成,因此生生追隨釋迦牟尼的左右,專門和他作對,以「餓其體膚,勞其筋骨,苦其心志」。在釋迦牟尼成佛的這一生,這位偉大的老師扮演了他的堂弟調達 — 提婆達多這個角色。

印度當時有個大國叫王舍,王舍國的一位太子阿闍世和調達私交甚篤。這位太子聽了調達的唆使,把王舍國的國王頻婆娑羅,也就是他自己的父親幽禁在七重密室裏,不準任何臣子前往探視。王後韋提希和國王二人伉儷情深,每次會面時先洗過澡,拿酥蜜和麨塗在身上,同時把葡萄汁藏在裝飾品裏偷偷帶去給國王。 國王吃飽後漱了口,感慨萬千地向著耆闍崛山,對世尊遙致禮敬:「世尊,您那神通第一的徒弟大目犍連是我的親戚,請您讓他發發慈悲,來傳我八關齋戒。」

目犍連即時運展了神足通,一眨眼功夫就到了國王的禁室,傳授八關齋戒,釋迦牟尼同時派遣富樓那為國王說法,如此經過了三個星期,國王吃了麨蜜,又聽了難得一聞的佛法,因此氣色和潤,精神舒暢。

過了些時,阿闍世王問看門的侍衛:「父王現在還活著嗎?」侍衛說:「王太後身塗麨蜜,瓔珞盛漿,供上王食用。目連、富樓那從空而降為王說法,我們無法阻擋。」

阿闍世一聽大怒:「母親竟與賊王為伍,當然也是賊黨,沙門更是可惡,幻惑咒術使此惡王多日不死。」於是拔劍而起,想殺害他的母親,此時幸而有月光和耆婆兩位聰明多智的臣子同時對王作禮:「大王,我看婆羅門教的《吠陀經》上記載,從劫初以來許多惡王為了貪求國位,殺害了自己的父王,這種事例有一萬八千多件。 卻從來沒聽說過無道而殺害了自己的母親。大王如今要做這種傷天害理之事,是粗暴賤民的行為,有損我們貴族名聲,臣等實在不忍預聞,我們只好就此求去了。」 兩位大臣說罷,以手按劍行禮而退。阿闍世驚怖惶懼地對耆婆說:「你不顧我了嗎?」耆婆說:「大王,千萬不要殺害您的母親。」阿闍世聽了,即刻懺悔求援,收 起寶劍,不再殺害他的母親。對內官下令:「將王太后閉置深宮,不準出來。」

韋提希被關在深宮,滿心憂愁,形神憔悴地向耆闍崛山對佛作禮: 「如來世尊,從前每逢我煩憂時,您總是差遣阿難來慰問我,如今我遭此厄難,無法親見您的德容,希望您能派遣目連和阿難來看看我。」祝禱完畢,淚下如雨,遙 遙向佛作禮。頭還沒抬起,世尊在耆闍崛山已經知道了韋提希所動的心念,隨時差遣大目犍連和阿難乘空而往。世尊也同時從耆闍崛山消逝,出現於深宮中。

韋提希禮拜完畢抬起頭,看見世尊坐在百寶蓮花中,身放紫金色光,目連侍於左,阿難侍於右;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花以為供養。韋提希一見世尊就取下寶 珠等裝飾,五體投地悲泣道:「世尊,我前世造了什麼罪業,生下了這麼個不肖的兒子!世尊,又為什麼因緣竟和提婆達多牽扯上關係?希望世尊為我解說消除煩惱 的大道,我如今只想求道,再不希罕這閻浮提濁惡世界的一切虛榮。在這世界上,到處充滿了地獄、餓鬼、畜生等不善之類的行為,但願我未來聽不到惡聲,看不到 惡人。我現在向您頂禮,衷心懺悔,希望您能讓我看到清淨佛土。」

世尊從眉間放出金色光輝,普照十方無量世界,而後金光返至佛頂,化為金台,廣大如須彌山,十方諸佛淨妙國土都普遍呈現其中。

眉間放光屬報身神通;頭頂放光屬法身神通;唇嘴放光屬化身神通。

從眉間放光還至頭頂,這是工夫境界,也可以說是自性功能;就密意而言,這些神通是生理功能的發揮,只要我們身上的業力轉化,就可變化自如。中國的道家也早有「人身為一小宇宙」的看法。

現在讓我們瀏覽一下由釋迦牟尼心力的感召,在他身上所呈現出各方善行所造成的佛國世界。

有些佛國一眼望去全是琉璃珠寶,有些佛國是漫無邊際的蓮花,有些佛國清華絕倫有如自在天官,有些佛國就像面光滑的鏡子,十方清淨國土都在其中呈現,如此無數無盡的莊嚴佛國都清晰的顯現。
韋提希一一觀覽之後對佛說:「世尊,這些佛國雖然處處都清淨光明,我卻最鐘意於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,希望世尊能教我如何思維修持,如何得到正受,以便往生淨土。」

「思惟」在禪宗而言就是「參」,參究無明煩惱、妄想雜念自何方來? 往何處去? 除去這些綿綿密密的雜思亂想,我到底是個什麼東西?「動念」和「無念」之間那 恆常不變的「佛性」「真心」在哪裏?在我們身上? 還是在我們心裏? 如何悟入? 如何保持? 這一點在前面《禪、唯識、淨土》一節裏也曾約略提到,至於詳情以後 將另作專題討論。
 

總之,般若智慧即由思惟修持而來。

「思惟」在淨土宗而言就是「念佛」。表面看來,念佛和禪宗的思惟似乎是 兩回事,因此數不清的淨土行者都以為一心一意的念著佛,把佛念來了,往生淨土就算了事。殊不知把佛念到了眼前,佛還是佛,我還是我。殊不知往生極樂固是 「往生」,往生娑婆不一樣是「往生」? 殊不知往生琉璃宮殿後還有一段大事因緣。這一段和禪宗乃至其他各宗的最終極旨可說毫無二致,究竟是什麼?講到第十四 觀「上品上生」時,經文中會有明白的揭示。

和「思惟」(慧) 同樣重要的是「正受」(定)。梵文譯音為三昧,也就是禪定的意思。《觀經玄 義》日:「言正受者,想心都息,緣慮並亡,三昧相應,名為正受。」一般人依文解意,提到人定,就想到不吃不喝,一閉眼再一睜眼就已物換星移,春去多時了。 再加上佛法中常有「去妄想」、「四大皆空」等說法,於是許多學佛打坐的上了座就有意無意地想求一個「空」,在心境上又加 (求空) 又減 (息念) 地亂忙一通, 忙了半天結果是「修道者如牛毛,成道者如麟角」。讓我們看看《大乘義章》對禪定(正受)如何解釋的:「離於邪亂故說為正,納法稱受。」這可以說是對禪定的 一個很好的敘述。所謂「離於邪亂」,說通俗點,就是清明、純淨;「納法」的「法」則包括了世間、出世間的一切理、一切事。由此我們可知「禪定」(正受), 不一定是「耽空住寂」,也不一定是空空洞洞的什麼都不知道。只要「離於邪亂」,「物來則應,過去不留」,則不論上座用功,或日常處事,都算是處在定中。

關於這點,我們還可以參考唯識上特別提出的「五遍行」 — 作意、觸、受、想、思。這五種心的作用在任何時間、任何地點都永遠存在。或許有人會說瞎子對光線 沒有感「受」,但是他眼前黑洞洞的就是「受」;至於神經痲痺的人,他那痲痺的部分也多少有點麻木的「受」。入了定則有所謂百千三昧,也就是有成千成百各種 不同的定境 (正受)。除了「受」,其他四種心的作用都存在各種凡聖的境界。但是一般學佛的通常都以為作意、觸、受、想、思這五種心的作用只是凡夫的妄想境 界,殊不知成了佛的般若境界仍不離這「作意、觸、受、想、思」。至於從凡夫修煉成佛陀的憑借也不外就是「作意、觸、受、想、思」這五遍行。那麼曆盡千辛萬 苦成了佛,和芸芸眾生之間有什麼不同?日常修行用功,和任意浮沉又有什麼不同?這是修行用功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念問題。認清楚了,「鬱鬱黃花無非般若,青青 翠竹悉是法身」,行、住、坐、臥都是修行;認不清的話,雖然念佛、打坐,也只是妄想。

我的禪宗心法老師袁先生曾說了一句名言:「知妄想為空,妄想即是般若。執般若為有,般若即是妄想。」換言之,如果能作得了身、心的主;遇到事情該提起時就 提得起 (用),該放下時就放得下(空),這就是境界般若 (物來則應,過去不留)。否則,像我們平常,頭痛不能叫它不痛,腰酸了不能叫它不酸。不但作不了身 子的主,連自己的心念都管不住。經常胡思亂想,甚至不知到底想些什麼,知道了亂想的無謂,卻怎麼也停不住。許多損人不利己的事就這麼糊裏糊塗地做了出來,因此「至可憐愍者也眾生」— 就成了釋迦牟尼的口頭語。

其實,凡聖所不同的就在於前者迷糊而隨境流轉,後者清明而超然物外。中國道家說了句很美的話「神仙無別法,只生歡喜不生愁」,和佛家的正受可以說有異曲同工的會意之妙。

這麼看來成佛豈不太尋常? 的確,平常心就是道,最平凡的也就是最不平凡的。如今要這群念念在「不平凡」上打轉的我們,收回「放心」,歸真返璞地做到「和光同塵」的平凡境界,真是談何容易!因此古人有雲:「成佛作祖乃大丈夫行徑,非帝王將相之所能為。」於是佛家就為此提出了種種修行法門,諸如念佛、止觀、參 禪、觀想,等等。

懂得了這層道理,學佛修道的行者無論在日用行事或上坐用功時,才知道如何心平氣和地陶化這顆野馬塵埃之心。久而久之,他們自會「無事不登三寶殿」。再度出現時卻是「水月道場,空花梵行」的另一番景象了。

韋提希一語問出三藏十二部的重心所在 —「思惟」、「正受」,世尊不禁破顏微笑,即時從口中放出五色寶光,灑照到頻婆娑羅王的頭頂。

這才是真正的灌頂,記得引導我學禪的大師袁先生曾說:「諸佛菩薩隨時都在給我灌頂,我也時時給他們灌頂。」不明理的人聽了不是以瘋狂視之,就是迷信地想人非非。其實這是功夫境界,本身自性放出的光和如來的光,光光相照,不就是互相灌頂嗎?

這個時候,大王雖然被幽閉在禁室裏,「心眼」卻無障礙,遙遙地望見世尊,五體投地施以禮拜。見地、功夫自然增進,立刻修成了阿那含,進入了初禪之門。

平常打坐時心裏風起雲湧的妄想,乃至於妄想不起了,心裏還有一個「空」的「念頭」,這都屬於「心障」。

至於眼前黑洞洞的一片無明,就是「眼障」的緣故,如果用功到忘身,而進入非肉眼所見的清淨無邊之境,就是眼無障的一端。

我們所以不能成道,就因為心、眼有障,如果心、眼障消就能見佛,也可以說是初人明心見性之門了。

這時候世尊又對韋提希說:「你知道嗎? 阿彌陀佛離此不遠。」

《阿彌陀經》上卻說:「從是西方,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,其土有佛號阿彌陀。」

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才對呢? 對我們這群凡夫俗子而言,阿彌陀佛無疑是遠在天邊。有朝一日乘上人造衛星,來個太空漫遊,也不見得能找到這西天的樂園。那麼世尊 何以又對韋提希說「阿彌陀佛離此不遠」? 這和某些宗教所說「道在我們心裏」是同一個口吻,也就是「道不遠人,人自遠道」的意思,只要我們心地上是一片淨 土,阿彌陀佛自然顯現,要怎樣心地才會是一片淨土呢?這就必須修持淨業了。

接著又說:「你現在留心看看『淨業』修成,生於彼岸的人們具備了些什麼條件,我概略地為你介紹一下,也好讓後世想往生極樂的人們有個典範。」

通常我們一看到有人做了樁壞事,就會脫口而出,「造業! 造業!」學佛之後,看到某人不太順眼,「業力深重」這頂帽子就送了出去。

其實學佛的也個個在造業,阿彌陀佛如果不是「業力深重」,西方樂園就不會出現。這話怎麼說呢?

我們再看看六祖 —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這四弘誓願不也是一股強烈的業力?

其實「業」也就相當於事業之業,善的是善業,惡的是惡業;造業並不一定是「造孽」。人們不造善業就不可能成佛,成了佛不造善業就不可能普度眾生。

法藏比丘以一國王之尊,拋卻了榮華,離棄了富貴,動心忍性地行人所不能行,忍人所不能忍。成就了「為天地立心」這至高無上的成就之後,又流露出「為生民立 命,為萬世開太平」的偉大精神;立下四十八條大願,為受苦受難的人們建立了一處非言語所能盡其美妙的樂園 — 極樂世界,廣攬天下同好,無條件供應各人精神 或物質方面最美好的需求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項豐功偉「業」。

這座樂園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,只要我們「淨業有成」,這片淨土即可呼之而來。
 

「淨業」到底是什麼呢?

 釋迦牟尼說:「要想往生,必須修行三福。首先要孝順父母,尊敬師長,慈心不殺,行持十善業。

俗語說:「萬惡淫為首,眾善孝為先。」這是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,而釋迦牟尼舉示學佛淨業的第一步恰好也是「孝、敬」,由於這個基礎觀念的相同,因此佛教進人中國,一拍即合地融入大漢文化,而後再放射出中國佛教的絢麗光彩。

至於後世理學家攻擊佛教的首項罪狀「無父無君」,則不免使人有哭笑不得之感。
 
其次,要受持三皈 — 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。

「戒」相當於中國《禮記》中的「禮」;佛家分劃得更詳盡,依各人修持程度而漸次分為五戒、沙彌 (尼) 戒、比丘 (尼) 戒、菩薩戒等。

威儀則相當於中國儀禮之儀。
 
「最後,要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。」

在佛教界裏我們經常聽到「發心」這字眼,「發心」成為布施行善的代名詞。其實「發心」的正宗意義是「發菩提心」,也就是「發道心」的意思,除了自己的明心 見性外,還希望並輔助敘述每個人都求得無上大道而自在逍遙。講得明白點,我們可以說它是「自度度他」「悲智雙運」的大道。這是佛法的中心所在,也是佛法追求的 目標。

至於大小乘佛法的理論基礎則建立於三世因果、六道輪迴上;儒道兩家也有這種觀念,所不同的是儒家的三世,乃謂「祖父、父親、兒 子」,這層人世間的三世關係而言,如《易經》上所說,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,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」。而佛道兩家則更徹底地探究到每一個生命的過去 (前生)、 現在 (今生)、未來 (來生) 這一層的三世因果關係。

上面所講的三件事就叫做「淨業」,它們是過去、未來、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成就的主要原因。

如果我們說得廣泛些,一切修行的法門都包括在淨業當中,而淨業也可以說是學佛的目的。雖說佛門是片智慧的園地,但修行福德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。修福所以重 要,除了「普度眾生」這個原因外,「福」「智」二者相輔相成也是個重要因素。多一分智慧自然會多行一分善事,多增一分福德;多行一分善事,多增一份福德, 也自然會多增一分智慧。道家對此有相同觀點,於是有修滿若干功德才能成某種仙的說法。

因此,如果我們見地、功夫尚未純熟,則不僅代表我們智慧資糧的欠缺,同時也代表我們福德資糧的不足。有鑑於此,我們應當力求懺悔,在「正心、誠意、修身、助人」上多多努力。

釋迦牟尼接著對阿難及韋提希說:「你們注意用心聽,我現在為未來一切煩惱眾生講說清淨業。韋提希問得真好,阿難,你要把這道理記住,並照著去做,將來好為 眾生們宣揚這修行要門。我現在教韋提希及未來一切眾生,看到西方極樂世界,因佛力的輔助敘述,就好像照鏡子一樣清晰。看到那裏種種極其美妙的樂事,心中自然充 滿歡喜,即時悟到無生法忍,而切斷妄念。你目前只是個凡夫,心裏摻雜了種種雜惡的想頭、習氣,因此無法得到天眼通,不能隨意看到想看的東西。諸佛如來經過 修持,有特殊的能力所以能夠使你一飽眼福。」

韋提希就問:「世尊,如今我因佛力的加持,看到了淨土;但是如果您過世以後,那許多濁惡不善,受到八苦煎熬的眾生們,要怎麼樣才能見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?」

釋迦牟尼說:「你和其他眾生都應當專心系念一處地想著西方淨土。」

「專心系念一處」是修行作工夫的絕對指標。但這「一處」卻不是指某一固定處所,許多傳授觀想的都教人們把明點或其他佛像觀想在身上的某一部位,或者觀想在 頭頂上的虛空。這種初步的辦法不能算錯,但卻只適合某一部分人;因為各人生理、心理稟賦的不同,所以觀想處所的部位也因而不同。

普通人的觀想,固然要專心系念於所觀想之處,但這一處卻不要擺在身內,也不要擺在身外。譬如觀想菩薩,只要意境上維繫著菩薩的影像就好,不要有意的把菩薩觀想在什麼部位。

現在釋迦牟尼要我們觀想西方極樂世界,對這未謀一面的樂園,我們從何想起呢? 讓我們看看釋迦牟尼作何說法。

眾生們差不多個個都有眼睛,也都看過太陽,所以第一步釋迦牟尼要我們端身向西正坐,留心觀想一顆像懸鼓般將要下山的太陽,使心念就定在這影像上,在觀想這 顆太陽的同時,難免心裏還有其他雜念出現,不要介意,也不要理會,只要盡可能使太陽的影像存留在心念上就好。久而久之,雜想越來越少,太陽影像就越來越清 楚。最後不論開眼閉眼,這顆太陽都清清楚楚地呈現在心中。這就叫做「日想」,也就是「初觀」。

意念中的「日輪」生起後,就觀想而言只是「生起次第」,到這一步,還必須再把「日輪」乃至整個身、心都空掉,才算進入「圓滿次第」。初觀成就了以後,下面的觀想就都輕而易舉了。

看到這淨土法門的第一關,我們可以一提戒律森嚴的律宗。律宗的首要宗旨,在於斷除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五種惡習。在對治「睡欲」的戒律中很巧的,有一條是 睡前必須諦觀日輪,進一步再使這顆日輪始終保持在睡夢中。這步功夫純熟了,睡覺時就頭腦清晰,不再迷迷糊糊地亂動念頭,如此,時間雖短,卻能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
至於密宗,有部大日如來的經典《大日經》,所傳述的修法也是以「觀日」法門的原理為主,配合性相的學理,再糅合一些當時印度的類似法門而成。除此,密宗還有「修明點」的方法。道家也有久視太陽的訣竅。

但是我們都很熟悉《金剛經》上的一句話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」修道不是要去妄想的嗎?

何以各宗各派都不約而同地提出了這種「看光」的修持? 因為借著「日輪」、「明點」的一點幻光,觀久了,定住之後,就會引發出我們本性的光明。到了這一地步,我們會覺得和光 (非日、月等世間的光明)打成一片,「光即是我,我即是光」。

此時雖然我們和自性光明融為一體,但要明白這片光明仍是一種現狀,是本性功能的一端,如果以為這樣就算見到了我們圓明清淨的自性,那才是大無明 (無明如果就「事」而言:閉起眼睛黑洞洞的看不見東西;牆壁一擋,又看不見後面的東西。就「理」而言:凡是沒有悟道,沒有證覺菩提就叫無明)。

在進入經文「第二觀」之前,有一點要特別提起大家注意的,修習觀想的過程中常會有「眼通」的現象發生。初期還不是真神通,雖然有時能正確地預先見到將來的事 情,也能清楚看到好久以前的故事,但這只是氣脈將通未通前在視覺方面所引發的特殊功能。如果沉湎在這一步境界,玩弄起這種小眼通,當然就無法「專心系念一 處」地繼續用功,無上道果又怎麼可能求得?因此,修觀想的用功到這一步,切要注意,必須戒除眼通,把眼前影像空掉。如果最初沒有辦法把眼前的影像空掉,最 起碼必須守住「視若未睹」「置之不理」的原則。久而久之,幻相就會隨我們的心意而不見蹤跡。至於參禪的有所謂「佛來打佛,魔來打魔」,雖然不限於這層道理,但是和這個道理也有關係。

「日想」的初觀成就之後,下一步 — 第二觀是「水想」,第三觀是「地想」,第四觀是「樹想」,第五觀是「八功德水想」,第六觀是「總觀想」,第七觀是「華座想」,第八觀是「像想」,第九觀是「遍觀一切色身相」,第十觀是「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」,第十一觀是 「觀大勢至色身相」,第十二觀是「普觀想」,第十三觀是「雜想觀」,第十四觀是「上輩 (品) 生想」,第十五觀是「中輩 (品) 生想」,第十六觀是「下輩 (品) 生想」。

只要「初觀」成就了,下面的這些觀想很容易就都能修成,因此細節不再多敘 (可參考原文,並加智慧理解)。現在只就幾個重要的概念做個補充性的解說。
 

第八觀裏有段經文:
「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是故汝等心想佛時,是心是三十二相,八十隨形好。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,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,是故應當一心系念,諦觀彼佛,多陀阿伽度,阿羅訶。三藐三佛陀。」

 

這段話對那些以禪理標榜而藐視淨土為迷信的人們,真可說是一記當頭棒喝。盲目念佛而誣蔑禪宗為狂妄的人們,看了這些道理也該清醒清醒了。現在讓我們對這段話再作稍微詳細的討論。

「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」

法界身也就是法身,它無形無狀,很難用文詞解敘述白,我們可以勉強說它「放之則彌六合」— 擴充而言,它涵蓋了整個宇宙;「卷之則藏於密」— 縮小而言, 它就蘊藏在我們的心中。所以,「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」。也可以說是「眾生皆有佛性」的另一個說法。我們由此對「信佛」「學佛」「念佛」的 「成佛」意義應該可以有更確切的領會了。

對於這一點,下面還有更進一步的敘述。

「是故汝等心想佛時,是心即是三十二相,八十隨形好,是心作佛。是心是佛。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,是故應當一心系念,諦觀彼佛。」

「心、佛、眾生」三無差別的精神在這段話裏透露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淨土和禪的差別在哪裏? 很明顯的,釋迦牟尼對淨土「念佛」法門的指示,是要我們「心想佛」「一心系念,諦觀彼佛」。一般修習淨土非常用功的人們嘴上常掛著佛號,固然是很可喜的現象,但是必須切實檢點一番,念佛時這顆心有沒有和佛相應, 「心」裏是不是真「想」著佛? 是不是有如「曆曆情人掛眼前」般「一心系念」地有個佛的影子? 如果不是這麼回事的話,那麼「是心」沒有「作佛」,「是心」不 「是佛」,阿彌陀佛不會現前,極樂世界永遠在那遙遠的西天。

要想「是心作佛」「是心是佛」,登上如來寶座,那麼就照經上所說「一心系念,諦觀彼佛」就行了嗎?

絕對不行,「一心系念,諦觀彼佛」只是修「定」的要門。而佛法講求的是「定慧等持」,這「慧」力要如何修持呢?除了參研佛理外,還要靠善心、福德來培養。 如果善心、功德不夠,就好比提煉的火候不夠,業力、習氣就無法徹底轉化。如此不僅慧力不夠精深,定力也無法穩固。

這也就是釋迦牟尼何以訶責小乘為焦芽敗種的道理。因此,修成小乘極果 — 大阿羅漢後,經歷了八萬四千大劫還得再回心向大,發起大乘入世之心,「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苦其心志」而後,才能進入「不生不滅」的如來之門。

所以,第十四觀裏說到「上品上生」必須發三種心 — 至誠心、深心、回嚮發願心。也就是要「慈心不殺,具諸戒行;讀誦大乘方等經典;修行六念 (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天);回嚮發願 (利世救人),願生彼國」。

「具此功德,一日乃至七日,即得往生。」往產生就後,就了事了嗎? 往產生就還只剛剛入門,入門之後還有一段大事因緣。
 

且看經文:
「生彼國已,見佛色身,眾相具足,見諸菩薩,色相具足,光明寶林。演說妙法。聞已,即悟『無生法忍』,經須臾間,曆事諸佛,遍十方界,於諸佛前,次第受記,還至本國得『無量百千陀羅尼門』是名上品上生者」。

 

這才是佛法的中心所在,淨土到此大致相當於禪宗所謂「一悟千悟」的大徹大悟。

至於密宗修觀想的朋友,對此也必須特別注意,佛像觀想成就了,千萬不可畫地自限,得少為足。雖然觀想成就了,但是和佛法的中心可以說是兩回事。還必須百尺 竿頭更進一步,如果沒有悟入「無生法忍」,沒有得到「無量百千陀羅尼門」,那麼始終還是佛門的門外漢,一切佛像、聖境也還只是妄想。

隨興說到這裏,大致可以對佛法「萬法歸宗」的宏偉氣象有個概略的交代。《觀無量壽經》雖說是淨土法門的揭示,相信對學禪、學密的人們也可以有所助益。

                  (1974年講於台北奇岩精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