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懷瑾先生 述著輯選

上下五千年,縱橫十萬里

經綸三大教,出入百家言

南懷瑾先生 述著輯選

南懷瑾先生畢生傾力講述、印行傳統文化經典,從學界、商界、政界,直到民間大眾,先生不辭辛勞,奔波教化三十餘載,內容涵蓋儒、佛、道及諸子百家,兼及醫卜天文、拳術劍道、詩詞曲賦,著述凡三十餘種,立足時代科學精神,將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推進到一個新的、更加璀璨奪目的文化層面,開拓了全新的學術視野,其影響之深遠必將是劃時代的。

其後,先生又奔走於美國、香港、歐洲等地,雖偶於經貿領域度化,然其根本心愿仍在中華傳統文化之弘揚,蓋以文化為民族存亡之根本也。

圖書

宗鏡錄略講

一部偉大的哲學巨構

宋代有兩部名著在文化上具有卓越的貢獻。一部屬於史學方面的,即司馬光歷經十九年時間所編撰的《資治通鑒》,另一部為哲學的著作,即永明延壽禪師(704775)所撰寫的《宗鏡錄》

《資治通鑒》為大眾所熟知的,《宗鏡錄》則不然,因此想對它作一番研究,這是我們這次開講《宗鏡錄》的第一個原因。另一個原因,大家不管學顯、學密,對於佛學理論還是搞不清楚,都在這盲修瞎煉,因此必須加強研究,而《宗鏡錄》概括了整個大、小乘經典的精華,是六十部大經論與三百多部顯密思想的集中,非常應機。

現在一般流通的《佛學概論》,很多都有問題,因此我常建議同學們要看真正的概論。什麼是真正的佛學概論?如龍樹菩薩的《大智度論》、無著菩薩的《瑜伽師地論》,那是指印度的著述而言。

在中國,智者大師的《摩訶止觀》、永明壽禪師的《宗鏡錄》和宗喀巴大師的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,無論在學術思想或修持方面,這些古典論著,才是真正的《佛學概論》,可是現代的人沒法子啃它。中國文化的病根到了現代真是越來越嚴重了。

 

 

文字障為中華文化雪上加霜

研究《宗鏡錄》,也為了研究中國文化的根,就要懂得如何講古書、作古文。沒有辦法寫作古文,就沒有辦法看古書,雖然也有人能夠看懂,到底不夠深入。

現在的青年學生寫古文,新、舊摻雜,搞不清楚。全新倒可以,全舊也好,可是新舊搞在一起,尤其是研究佛學的同學,古文寫的佛經更看不下去,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。我們整個民族文化,再過二、三十年,不得了!會沒有根了,非常嚴重。因此,我提倡《宗鏡錄》,不但對於佛法修證,對於中國佛法如天台宗、華嚴宗、禪宗、密宗等有個深刻的了解,並且對於中國文化、文字寫作與文學境界,都可以有個很深的了解,《宗鏡錄》的文字很淺,但它保持了唐代以後文學駢體的風格,差不多都是四六的句子。從書中可看出宋代文學及文化的氣韻,平淡之中具有不凡的餘味。

清朝的雍正皇帝最熱心提倡《宗鏡錄》,認為不懂此書的人,沒有資格學佛。還下令出家或學佛者,非讀它不可。他也撰過幾篇序文,又將原文節錄集成《宗鏡大綱》,極力推崇。這部書自有它殊勝的價值,我們的研究,不僅在佛學方面,也要遍及文學方面。

 

 

百家爭鳴是吉是凶

由這部書,我們有個感想,很有趣的。從唐朝中葉到五代,是禪宗最燦爛光輝的時代,有五個宗派都非常興盛。就思想史來講,五個宗派一時並立是很了不起的事,但從社會的演變或政治思想史的角度來看,卻是件悲哀的事。一個宗教或一個學術,既然分了宗派,可見出其中有意見的相爭,有意見的相爭就警示了一個文化的沒落。一個社會、團體或家庭,同一個東西,因意見不同而形成宗派門戶之見,這是個悲哀,決不是好現像。不但學術會混亂,當時的歷史也會混亂,唐末五代之際,於是出現了八十年的亂像。

 

 

帝王之才好出家

當然,在每個歷史變亂其間,都要產生許多人物。歷史上有個皇帝問一位臣子:(巨子是誰?不要問。因為我們通常生起的主觀觀念,易以人廢言。以人廢言與以言廢人,都是人的大毛病。)「禹貢篇中,只有山川,有些什麼人物?」臣子答道:「有地理沒有風俗,所以古書難讀。風俗由當局者領導,形成一個時代的精神,所以風俗是由教化而來。至於人才,由社會慢慢培養來的。這兩者都有變動,山川地理是不變動的。」由此看出,此人有「大臣」之風。學問好的不一定能夠為大臣,為大臣的人不一定學問好,但是有見解。

五代時,慢慢培養出來人物。宋朝以前,永明壽在浙江一代,當時軍閥割據,他在吳越王錢元瓘帳下作一名軍官。歐陽修評五代史云:五代這百年間沒有人物。王安石反對這個說法,說五代時人才最多,可以作帝王將相的多得很,但都逃走了,出家當和尚去了。開創禪宗宗派的祖師,都是帝王將相之才。也有人說五代沒有文學人才。反駁的人舉出兩位傑出的文學人才,一為李後主,一為永明壽。李後主的詞,成本太大了,一個皇帝亡了國,才寫出那麼感人的詞來 —《破陣子》

《破陣子》:
             四十年來家國,三千裡地山河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鳳閣龍樓連霄漢,玉樹瓊枝作煙蘿,幾曾識干戈?
            一旦歸為臣虜,沈腰潘鬢銷磨。
            最是倉皇辭廟日,教坊猶奏別離歌,揮淚對宮娥。

又如

《相見歡》:
            無言獨上西樓,月如鉤,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剪不斷,理還亂,是離愁,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。

 

以此來發泄他一肚子的牢騷,當然好。至於培養永明壽出家的吳越王,在未得意以前,也很潦倒,並沒有受過什麼教育,但他在外逃難時,會寫出這麼美的書信給太太:「陌上花開,則緩緩歸矣。」他有些氣度與眼光,才會讓永明壽離開軍中去出家。

 

 

事理圓融的實踐者

永明壽禪師在三十歲左右悟道,未悟道前,在天台山天柱峰下習定九旬,悟道以後,他身兼華嚴宗、唯識宗、天台宗之長,幾十年中影響宋代文化很大。他每天由早到晚,講法、作佛事,要做一百零八件事情。

洪覺範說:一個人每天要做這麼多善事,而且日中一食,一定骨瘦如柴,結果看到他的畫像,卻是身體壯碩、方面大耳的帝王之相。此中道理何在?你們不要以為光打坐就是道,就能成佛,他的功行與德行都是了不起的,活到七十二歲。

傳記上說,他乘大願力,為震旦法祖,居永明寺(今淨慈寺)。在杭州度弟子一千五百人,天台山度戒萬餘人。常與七眾授菩薩戒,夜施鬼神食,朝放諸生類,六時散花,日夕修持百八事,寒暑無替,聲被異國,高麗王派特使向其問道,自稱門弟子。寫《宗鏡錄》也是他後來的常課之一,受吳越王錢俶的供養,圓寂時,焚香告眾,即入涅槃。

 

 

佛教的心物一元絕對論 — 性空緣起

他把當時所有佛學意見提出來,邀請各宗派的長老大德們來一起辯論,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,由他以宗門的立場來作總的解答,把這些解答寫下來,就成了《宗鏡錄》。所以說這部書是集中大家的智慧與力量所彙集的佛學精華,但他的重點卻在唯識方面。要研究此書,先看序文以明白前因後果,其次再研究唯識部分。看此書時,若想學會文章,看得懂它,必須朗誦。我們就先從序文講起。

伏以真源湛寂,覺海澄清,絕名相之端,無能所之跡。最初不覺,忽起動心,成業識之由,為覺明之咎。因明起照,見分俄興,隨照立塵,相分安布,如鏡現像,頓起根身。

中國古字,一字代表很多概念。現在中國字受西洋文化影響,好幾個字解釋一個概念。「頓起根身」談到了生命之源,人從哪裡來?先有雞還是先有蛋?我們宇宙人生最初那個本有的生命,本來是清淨、寂滅。寂滅乃清淨到極點,無有色相,無有音聲,也包括一切色相,一切功能。它永遠清淨光明,所以稱「真源湛寂」。

每一個眾生的本性就是佛,我們的本來是澄清湛寂,這就是佛所悟到的本有的生命,找到了這個叫覺。一切眾生本來是清淨的。這個東西也叫涅槃,也叫道,也叫佛。這個東西無名也無相。思想觀念叫名,是精神方面的,色是物質的,相是現像,包括心理、生理。道體是絕名相之端,比如你打坐,覺得自己見到空了,還是落在名相中,空還是個現像,真正的道體不落在觀念現像中,而且不落在名相之「」,一點影跡都沒有。也沒有能所之跡,無「能見到」「所見到」之境界,即沒有能見之體、所見之境,不留一點跡像。換句話說「絕名相之端,無能所之跡」才到達真正見道 —「真源湛寂、覺海澄清」。

平常你們有一大堆問題,只要懂得這兩句話「絕名相之端,無能所之跡」,就沒問題了。你只要有一點名相、境界在,都不是,都不是「真源湛寂,覺海澄清」,已經離道遠矣。

 

 

眾生對宇宙第一因的困惑

當玄法師到達印度時,佛教在印度已經沒落了。戒賢法師已一百多歲,還在等玄奘法師的到來。當時的婆羅門等教派恢復了學術地位,印度的學術辯論非常民主,這些教派辯論得很厲害,還有全國性的公開討論。當時有人問佛教徒:「見道時是什麼境界?」答:「無所見、無能見,能所雙亡,即無所見的境界,也無能見的作用。」但既無所見,也無能見,又如何知道是見道了?因此這一問就膠住了好幾年。剛好玄奘法師到了,答以千古名言: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解決了這一論辯紛爭。過後一百多年在中國又有人問:「請問這一知又是什麼?」可見一個最高的修道境界要把它變成一個學術論辯,問題則永無窮盡。現在我請問在座的人,這一知是能知?還是所知?不管能知或所知,皆非見道之境,要特別注意。

序文的第一段提到,眾生的根源本來「真源湛寂」,為什麼會生出山河大地來呢?個個都是佛,為什麼變眾生了?一切皆空的,為什麼生起宇宙來?這些話《楞嚴經》裡富樓那問過佛。普通經典說因無明而生。那無明怎麼來?妄想來。妄想又怎麼來的?學佛是大科學,要一步一步追問下去。永明壽禪師開頭即以《楞嚴經》的經義,反果為因來答覆「最初不覺,忽起動心」,可是「最初不覺」,它怎麼來的?第二,如此則承認本體本來是靜態的。但以宇宙萬法,不論形上、形下,無一絕對靜態的東西,這是一大問題。所以研究佛法要注意,若說這是佛學不準問,權威性的禁止再問,那佛學就站不住腳了。

動念世界起

全部《宗鏡錄》皆在對此作解答,也就是問題在此–最初不覺,忽起動心」。換句話,這是佛學了義中之不了義教。說宇宙萬有皆是一念無明、妄想而來,試問:妄想怎麼來?你們打坐最煩惱的就是妄想斷不了,你是否認為妄想斷了就是佛的境界?若說是,那你學成木頭幹什麼?若說否,那又何必學佛?本來你也打妄想啊!一般人以為無妄想就差不多成道了,是錯誤的觀念。要不妄想,吃安眠藥、麻醉藥、毒藥都可以達到,那他們成佛了?這是個大問題。學理都沒有搞通,你想實證?這只是修腿,不是學佛。

再則,在序文當中有好幾個大問題。人類文化、宗教、哲學、科學的問題先擺開,先看下面一句由形上至形下的:「成業識之由,為覺明之咎。」說到業,你們嘴巴光掛著造業,事實都不是真心話。什麼叫業?做什麼事都是作業。無分善惡,作好的稱善業,作不好的稱惡業,還有不好不壞的無記業。業由心來,由動念來。所以心念一動就是業識的端由。本來都是佛,個個都是佛,本來自性是清淨光明的,就是念頭一動把明白的正覺迷掉了。出了毛病,就是念動的一動。因此有許多人以為打坐學佛,只要念頭不動就作佛了。根據這段文句來看,他們根本連道理都沒有搞通。這個動還不是指我們的妄念動,這個動可是大得很的。這兩句由形上而形下,反正是一念來的,宇宙萬有是一念「唯心」所造,所以叫了義中之不了義。但這個心動不是這個思想之心,而包括心物一元之心。換句話說,我們這個生命,一個念頭都沒有,腦子一點思想都沒有,很清楚的時候,這正是一念,就是念動,決不是靜態,包括生理、心理方面。因為有這一念,「因明起照」,有個照的作用。換言之,動由靜來,靜極必動,動極也必靜。你剛打坐那一剎那時,很靜、很舒服,再下去未必動,一切事物皆然。那個能動、能靜的誰在作主?要找這個,千萬不要以為盤腿一坐,沒得念頭,這就是佛了。

動念在照的作用上,「因明起照」,才有「見分俄興」。見分就是代表觀念,觀念就出來了,思想與觀念都屬於見分,見道之見也是。第五層來了,「隨照立塵,相分安布」,腦子清楚,能夠照見一切,現像就出來了。因明立照,因照見了,思想作用就起來了,起來了就有分別,但是最後又歸納「如鏡現像,頓起根身。」宇宙來源沒有先後,同時來。其程序先後相差幾微,幾乎沒有差別,頓起種種作用。這一段理論從《楞嚴經》來,引用的文字很美。

次則,隨想而世界成差。後則因智而憎愛不等。從此遺真失性,執相徇名。積滯著之情塵,結相續之識浪,鎖真覺於夢夜,沉迷三界之中。瞽智眼於昏衢,匍匐九居之內。遂乃縻業繫之苦,喪解脫之門、於無身中受身,向無趣中立趣。約依處則分二十五有,論正報則具十二類生。皆從情想根由,遂致依正差別,向不遷境上虛受輪回。

這裡每一個字、每一句子都不浪費而嚴謹。一篇好文章不管文盲、白話,音韻自然就出來,詩境界會把感情帶出來。《宗鏡錄》朗誦後,文章就會寫了。

 

 

輪迴如幻影

第二段講,有了念頭以後,這個世界就有差別,分出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千差萬別。有了思想、知識以後,這個人可愛就喜歡,這個人壞就恨他,憎愛不平等,不能慈悲,還是唯心所造。若不能做到平等慈悲,念頭也就平伏不了。外相沒有關係,一切唯心。從此遺真失性,把物理現像當成真實,被萬像所迷,又被自己思想、觀念騙住。執相、徇名是兩個東西,再進一步,執相、徇名累積久了,就粘住了「情塵」。物質世界使我們對思想、感性抓得牢牢的,稱為「塵勞煩惱」。塵,代表物質世界;勞,眾生都在「黑」塵中奔忙。塵勞引起了煩惱,但是塵勞煩惱累積久了,你對它還非常有感情,捨不得離呢!妄想心如一個個浪頭過來;停不掉的。

這些對句美極了,是多麼富有文學韻味的佛學。所以要在文化思想學術界顛撲不破,文字般若非常重要。「鎖真覺於夢夜」,靈明覺性給鎮住了,晝夜長夢中,永遠在三界中沉迷,跳不出來。為何跳不出來呢?問題在「積滯者之情塵,結相續之識浪」,因此跳不出來。我們的智眼本來很亮,被人世的知識思想搞瞎了。

於無身中受身」,我們本來是佛,不需要有這個肉身,這個身體是對抗本性最厲害的東西。《西遊記》中的孫悟空就是第六意識的心,活動的很,上鬧天宮,下鬧地府。他還大鬧龍宮,龍王的定海針被他拔走,結果完了,天下大亂。他那麼大本事,跳不過如來手掌,被壓於五行山下。我們的肉體就是五行山,陷進去了出不來。我們現在受罪就是為肉體,一輩子生活忙還不是為了照應「它」。死了以後又要來,「於無身中受身,向無趣中立趣」。本來沒有「立趣」,心物一元,一念動來的,所以,一念動以後,第二重宇宙形成了。一有了,萬有隨著起來,千差萬別,六道輪回。

什麼是「二十五有」、「十二類生」?佛學將眾生歸類為十二種類,分卵生、胎生、濕生、化生、有色、無色、有想、無想、若非有色、若非無色、若非有想、若非無想等生命狀態。這十二類眾生歸類為二十五種領域,有三諸天界及天、人、畜、惡鬼等範圍,有偈頌云「四洲四惡趣 (阿修、地獄、餓鬼、畜生) ,六欲並梵天,無想五那含,四禪四悾定。依處即是生命業報由來,比如我們的正報是人道,依報是欲界。這世界有很多欲望,一切環境即依報,都是唯心所造,因為有情、有思想而有二十五有。簡言之,這是在講因動心不同而產生林林總總的眾生世界與自然界。

情想搓成綑仙索

情與想不同,情是不用頭腦的,比如鬧情緒,《西遊記》中,三個師兄弟,孫悟空是第六識,有思想、頭腦、最厲害的,豬八戒是情,豬一樣哼啊、哈啊,光是鬧事情,什麼事情都是他鬧的,他碰到盤絲洞七姊妹的情絲脫不了,七情六欲都屬情。所以要給他八戒,非戒制不可,然情絲還是戒不了,非常可怕。另外「想」也可怕,人類弄出一個又一個的主義和思想把這世上的人坑了多少?所以一切皆從「情」、「想」根由來,因此依、正有差別,「依」「正」各個有別,但是本體沒有動過。

向不遷境上,虛受輪回,於無脫法中自生繫縛。」不遷,源自肇法師《物不遷論》。僧肇法師為南北朝人,他認為萬物根本沒有動過,「旋嵐掩岳而不動,江河競注而不流。(旋嵐偃嶽而常靜,江河競注而不流,野馬飄鼓而不動,日月歷天而不周。)要注意的是,這裡講的非唯物,乃由唯心論講至物理世界,在一千多年前,已講得非常精采。這篇文章跟其它重要論文都收集在《肇論》這本書裡,值得好好去研讀。

佛法的形上學可與《易經》合參

一切眾生、一切佛的本性,就是一切萬物的本體,本來是清淨、圓明的,以中國文化來講是「本善」的。不要把它作普通善惡的善來看,它是超越此相對待的善是至善的、那為什麼會動妄念?為什麼會有世界?為什麼會有萬像差別的不同?

永明壽禪師以《楞嚴經》要旨答:「最初不覺,忽起動心。」覺與不覺兩個問題來了。「不覺」之來,主要是「覺明為咎」。以《易經》的道理來講,陽極則陰生,陰極則陽生。有人提出來,認為這個答案不夠透徹,不能令人滿意。這提得很對,是不大令人滿意。在學術立場講。是要絕對客觀,好的就是好的,不好的就是不好的,本來佛學這一段話是並不太詳細,但也不是敷衍了事。最初動念是「覺明為咎」的,忽然不覺來的。為什麼有個忽然不覺呢?這不覺從哪裡來?
 
 

比如王陽明所講的「良知良能」,這一知從何而來?若從本體來,其本身即有善惡,也包括了知,這是很嚴重的問題。要詳細地討論起來,牽扯一大串,一時討論不完。這裡簡單扼要地說

 
「覺明為咎」是倒果為因的說法。已經成道的人,已經還源,證到清淨圓明、明心見性以後,太保任清淨光明,因太過而生不及,太過了本身就是妄念,這就是「覺明為咎」。比如大家打坐,剛剛上座,眼睛一閉那一剎那,很清淨,那是很短暫的一剎那,接著想保持清淨,那就完了。由這個理由來說明本體來源,清淨光明忽起動心,是倒果為因的說法。是佛沒有辦法,只好從果來說因,最初萬有是「覺明為咎」來的。以邏輯道理來講,這種形而上本體,忽變為形而下萬像的道理,只是點到為止,未澈底的說法,需要中國的《易經》、道家思想來補足。不過如把中國的《易經》、道家思想單獨來說明形而上的本體,那又差遠了。必須這幾樣綜合起來,對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說明才能清楚。

《易經》講,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」。陰陽是指動靜、善惡、是非、來去、生死等相對的現像。相對是兩頭,能起相對的那個是不屬於相對,勉強可以說是絕對。所以以此道理來講,「覺明為咎」,覺明也並不為咎,換言之,陰暗、昏味也不足為病,各有立場看法,白天有白天的好處,夜裡有夜裡的好處。所以《易經》言: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」,乃指形而下的法則;形而上的本體,則如 孔子在《繫辭》上所說:「無思也,無為也,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。所以「最初不覺,忽起動心」是「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」。所謂感應,雖起形而下後天的作用,最後他還是歸到本來寂然不動。至於明與不明、動與靜、好與壞,則是人為的分別,同形而上、形而下沒有關係,這是《易經》的看法,當然《易經》沒有說這麼明顯。研究《易經》,不論在理、像、數方面,都須先通《繫傳》,把道理先搞通。道家《列子》這本書分出五太:太虛、太無、太素、太質、太極,層層下來,也討論到本體生萬有的道理。本體本來清淨圓明,忽然一動,生出萬有,生命經過了幾個層次。這種次序同五行思想、易經思想,同佛法的五蘊都有相關連之處。

 
 

佛曰不可說

人類文化號稱五千年,其實是很幼稚、很可憐的。人類到現在還在追求最初究竟怎麼來的?乃至現在還要到太空去探索這個生命問題。科學文明發展至今,誰也還拿不出一個確定的答案,宗教有宗教的說法,哲學、科學也各有各的說法,莫衷一是。總之一句:都非定論。

若要證到宇宙本體的問題,扼要地說,只有用禪宗的兩句話: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來說明。《楞嚴經》的「覺明為咎」只是權說而已。要嚴格研究起來,以佛學本體論來講,小乘知見與大乘知見的看法各有不同。《宗鏡錄》是用《楞嚴經》的本體論來闡釋的。《華嚴經》則無所謂咎與不咎,覺明也不為咎。像《涅槃經》等各種經典,乃於各種宗教哲學對於宇宙大多持悲觀的看法,覺得人生悲慘可憐。

《華嚴經》則不然,認為這個世界善善惡惡、是是非非、動動靜靜,一概都是至真、至善、至美。都是一個本體所發生變相而已,一切都是變相,變相無論春夏秋冬、善的、惡的各有各的好處,各有各的壞處,以這立場來講,覺明也不為咎了。這問題討論起來很復雜,講到本書後面再繼續討論。

其次,有人提出見分與相分的問題。見是看見的見,相是現像。比如用眼看花,眼是相分,能看到花,了解那是花,這個精神作用是見分,這是唯識論名詞,很多書注解來、注解去,非常難懂。若以現在的名詞來理解,相分為物理世界,見分為精神世界。

 
 

世上庸人多

 

於無脫法中,自生繫縛。

 
用不著解脫,自然解脫,就叫「無脫」,並沒有一個東西給你跳出來,只要自己一念清淨自然出來,這叫「無脫之脫」。眾生認識不到自己本性本來沒有束縛,都是自己找煩惱,所以大家打坐想找開悟,實際上只要真懂得兩句話: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」就開悟了,你不擾亂就開悟了。拼命在修道、打坐也是在自擾,跟自己過不去,這叫「於無脫法中,自生繫縛」。
 
 

如春蠶作繭,似秋蛾赴燈,以二見妄想之絲,纏苦聚之業質。

 
永明壽禪師把哲學放在文學中表達很高明,春蠶即出自李商隱詩句:「春蠶到死絲方盡」。至於「秋蛾赴燈」,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飛蛾撲火的現像。這裡所講的二見即是我見、法見。前面講見分是精神;這裡的見是觀念,主觀的觀念有我、有法。先入為主即法見,一切痛苦由我的觀念來。什麼叫人生,以小乘佛教觀點來看,人生是一切痛苦集中的焦點,所以叫苦聚,我們一般人卻在主現觀念上,把它當成快樂、這裡所講的業,並不一定是不好。像同卵雙胞胎,身體是一樣,思想、感情卻不同,各有各的業。身體是正報,此身以外,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「身外之物」都是依報。又如西方極樂淨土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的依報,正報是阿彌陀佛的精神。福氣容易智慧難,有同學問:「智慧是不是一種福報?」我說:「不錯,智慧是由福德而來。

 
 

誰家不發無明火

 

用無明貪愛之翼,撲生死之火輪,用谷響言音,論四生妍醜。

 
古人得道而有神通的,要點破災禍,是有違因果報應,要不點破,又有違慈悲心。這真是互相矛盾而左右為難,有時只好隱約暗示,像濟公知道菜等(寺)有火滅之難,只好大叫:「無明發了!無明發了!」等到大家搞清楚,寺已經燒起來了。無明發了,就等於我們常說的無明火。能夠空掉無明,解脫了無明,對真正達到明心見性的「明」,貪愛就是無明的幫凶。古人有兩句俗語:「誰人背後無人說,那個人前不說人。」完全不說是非,是絕不可能的,而是非正是由言語來的,言語本來是空的,可是我們聽了言語是非還是會生氣,那是最笨的。聽過了就空了,可是我們卻配合上觀念、分別心而生煩惱。四生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講的胎生、卵生、濕生、化生。

 
 

心的分裂

 

以妄想心鏡,現三有形儀。

這裡用鏡子的」「鏡」,而不用「境」,「鏡」比「境」更好,因鏡空靈,照得也很清楚。我們人生一切煩惱都用妄想來的。都是妄想的心境,現出來三有–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的形儀。
 
 

然後違順想風,動搖覺海,貪痴愛水,滋潤苦芽。

 
歸納起來,一切痛苦煩惱都是主觀觀念一念來的,不了解這個,碰到違順時,就發生煩惱,動搖清淨無波的覺海,產生貪痴愛水種種煩惱。
 
 

一向徇塵,罔知反本。發狂亂之知見,翳於自心。立幻化之色聲,認為他法。

 
因此一念迷掉了以後,跟著外境物理作用在跑,被唯物所引誘,跟著塵勞跑,不知回光反照代自己心性的本體。以心理學來說,像犯罪、變態等、心裡學可以詳盡分析各種不正常的心理,卻很難說哪一種心理是正常的。以佛學來說,沒有一種人心理是正常的,都是在狂亂中,只有一種人正常–「明心見性成佛者」。

「言語道斷、心行處滅」最正常,可是我們看他則是不正常的。眾生都犯「狂亂知見,翳於自心」,物理世界一切聲色都是「幻化」的,不是沒有,而是幻化,如電影一樣;但很多人都在看著古書掉淚,替古人擔憂。「認為他法」這句話最重要,一般人都認為我本來很好,是外界影響了我;佛法則認為心物是一元的,內外合一,不是外界影響你,是你自己找麻煩,影響了自已。同時把自心所生的種種聲色境界,誤以為是外在的。
 
 

禍由人興

 

從此一微涉境,漸成戛漢之高峰;滴水興波,終起吞舟之巨浪。

 
這說明了人的思想的情緒是那麼可怕。因為認不清一切妄念都是自生煩惱,因此只要絲毫微塵的念頭動一下,觀念一建立.變成了透天高峰,尤其人我山高,動也動不了。

莊子說:「颶風起干萍末」。颱風怎麼起來的?可以從浮萍的波動看出來它的興起。只有一滴水動,最後可以使大海起任狂浪。天翻地覆。像人世間朋友夫婦,吵起架來、鬧到絕交、離婚的地步而本來都是由一點小事情引起的。中國道家講軍事、謀略之學的《陰符經》說:「天犯殺機、陰陽起覆;地犯殺機、龍蛇起陸;人犯殺機、天地反覆。」所以還是人最厲害。人的思想、念頭最厲害,最可怕,世界大亂就是這麼來的。

 

性相近,習相遠

 

爾後將欲反初夏本,約根利鈍不同,於一真如界中,開三乘五性。

 
人的根性利鈍不同;遇到利根的人,一點就通,真是孟子所講;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一樂也。」遇到鈍根的,簡直沒辦法。要想學孔子「好學不厭」還做得到,要做到「誨人不倦」那就太難了,碰到鈍根的人怎不會火大?所以孔子偉大。這人的根性麼來的?這裡又講到本體。「於一真如界中,開三乘五性」,本體只有一個,比如水:可泡成茶,可制成酒,也可做成毒藥,使用很廣泛,但它的本體是水。本性是一個,我們修道來返回那個水,回到那個本性去,不是找現像。

接下來講「三乘五性」,三乘即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

人的稟賦根性不同,也就是現代心理學所說,人的性向問題。各個性向不同,這還只是人世間的心理研究,不如佛學深,比如蘇東坡的詩:「書到今生讀已遲」,人的聰明智慧不是靠這一生,是前生累集來的。有些學生愛玩小乘道–有為法。這是他的根性,要想把他轉過來,很難,那要花很大的力氣,

人的稟賦根性為什麼不同呢?從佛學觀念講,人有了貪欲這一念,就變成生命在六道輪回中越滾越迷。「輪回」這兩字翻譯得好極了,當時翻譯得很新穎,只是一千多年來用舊了。《易經》上說「循環往復」,講的是原理;輪回講的是現像。為什麼人在輪回中轉不出去?就像電風扇轉動中的蒼蠅,你看轉得多快!轉昏了頭,硬是轉不出去。我們為什麼要打坐?打坐就是要把電風扇漫漫關,慢慢停下來,就可以「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」。只是現在大家打坐,反而加開,轉得更快,所以不得解脫。所以要找到開關,本書即在幫助我們找到開關,知道怎麼使用,幫助我們從輪回中返回本來那個樣子。

但是人的妄念一動以後,如蒼蠅在電扇裡頭,永遠在轉,轉慣了,因為長跑、短跑不同,而有三乘五性。

五性指定性聲聞,定性緣覺、定性菩薩、不定性、無性。怎麼叫定性聲聞?比如有些學生,想給他菩薩當當,哄他騙他,他就是高興小的,就是沒法接受大乘。怎麼叫定性緣覺,比如我所接觸的一些人,一學佛就變得任何人不見,最好是峰頂上住茅蓬,鬼也不見。事實上,「思」會來找他的。有些人屬定性菩薩,叫他學小乘,不幹,萬事都管,忙得不得了。不過不定性的也很多,如墨子講染絲,碰到紅就變紅,碰到黑就變黑。再有些是糊裡糊塗,比不定性還差一等,搞了半天,就如孔子所說:「能使由之,不能使知之」,碰到無性這種人,就只能:「使由之,不能使知之。」叫愚笨的人上去當第一流智慧的人,他會發抖,會把他嚇死,你只有告訴他怎麼做,硬是沒辦法跟他講道理。

在東西文化哲學中,首先提出人性平等的是釋迦牟尼佛。但注意啊,佛所提出來的不是政治性,而是形而上本性的平等,形而下,一切作用起後就不平等了,三乘五性有所不同了。

 
 

或見空而證果

人一念空就證果。什麼是空?這是個大問題,一般人認為沒有妄想,沒有念頭,叫做空,錯誤到極點。如果硬要把思想、妄念壓下去,這樣叫空,不到三個月,腦筋便遲鈍了,心理就乾枯了,搞得一切都討厭,沒感情。所以真正見空而證果的這個空還難見呢!既使證到了,也不過小乘而已。我曾特別提出來修白骨觀,要證身空、太空,還非修這條路子不可,不然,就進不去那個空的境界。千萬不要以為把念頭壓下不動那叫空。我再三提過的,宗喀巴大師說,如果這樣叫無念的話。果報是墮畜生道,很嚴重的。

 
 

或了緣而入真

這是緣覺,比如淨土宗蓮池大師,在家時與太太感情很好,有一天太太端來了茶,他卻一不小心把最喜愛的玉杯打破了。這一下他忽然感覺到,什麼妻子、玉杯,再好也要分手,因此毅然出家了,後來成為一代大師,像這一類即因緣覺而來。

 
 

或三祇熏煉,漸具行門

大乘道修持法,一個人修行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,無量劫熏煉,才慢慢形成菩薩心腸,一般講行願,其實願容易想,行卻是個大問題,處處為我、為己,行門還差得太遠,沒有一點行為夠得上學菩薩行。世上凡是講修行的人往往是第一等自私的人。我們就常聽到這樣的話:「我在打坐修道不要吵!」或「我在修道,你要供養啊!等我修好了,再來度你。」真正的大願談何容易?我們要隨時檢查自己的心理行為,像我們朗朗上口的四弘誓願,真正從內而外,言行合一做到的,又有多少?絕大部分人煩惱還捨不得斷啊!佛道嘛,有些心而已,還要玩一下。「願」誰都會吹的,什麼濟世利人,自己都濟不了,不要變成「擠」人就好了。人就是行門最難,佛經上說要三大阿僧祇對慢慢熏練自已,改變自己的心理行為,才漸具行門,有一點像。

 
 

或一念圓修,頓成佛道。

有上根利器者,一念之間圓滿修成,即禪家所說的頓悟。現在全世界都在講禪學,以為打打坐,說幾句幽默的話都是禪學:春天到了,池塘裡青蛙,撲通一聲跳下去,就是這樣,這就是外國人講禪,頓悟了!不是這個,頓悟要行到、理到、功夫到,也是行持之一。大菩薩慈悲利世行為也要到,這是真正頓悟的境界。

達磨祖師講禪宗二入:「理與行」而且行入最重要。達磨祖師對後世的預言:「明道者多,行道者少;說理者多,通理者少。」頓悟不是玩嘴巴,要注重事行。

斯則克證有異,一性非殊,因成凡聖之名,似分真俗之相。

三乘五性分別清楚了,重點在所證到的有異,但形而上本體是一樣,只有作用、方便上有差別,凡聖在形而上道作則無不同。

 
 

莫落斷常見

若欲窮微洞本,究旨通宗,則根本性離,畢竟寂滅。

嚴重問題來了,前面講,人人都有道.為什麼我們凡夫見不到呢?因一念迷掉了,而產生三乘五性不同根器,雖不同,但形而上本體一樣。現在由本體來,所謂言下頓悟,悟道是什麼樣呢?真正的佛法「究微」,追究它根本的所在,研究到佛法的宗旨,完全槁通了,是空的–「根本性離,一切性離」。唯識講諸法無自性,心、物皆屬「法」之觀念中,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,沒有各自的自性,這個無自性與明心見性之性不同。

但有些人搞錯了,一看「諸法無自性」,認為佛法講無自性,還講明心見性是真常唯心論,錯了,是外道之見。將諸法無自性變成唯物論,斷見。人死了就拜了、人死如燈滅.諸法無自性嘛、還去求個什麼自性呢!這個見解非常嚴重。今天、在思想界中,這個思想非常流行,此論書籍充斥,毛病大家都看不到,換言之,這在提倡唯物思想,縱使無意,卻未入此偏見中,把佛法解釋錯了,永明壽禪師就不用「無自性」,用「性離」,在邏輯上,使天地相隔,大妙了,「無自性」是主觀的,在邏輯辯證法上是拿開它,與斷見一樣是拿開它,「性離」是有性,自己離開的,客觀的。這些思想,同大家修證的關鍵非常大。

佛法的形上學可與《易經》合參

一切眾生、一切佛的本性,就是一切萬物的本體,本來是清淨、圓明的,以中國文化來講是「本善」的。不要把它作普通善惡的善來看,它是超越此相對待的善是至善的、那為什麼會動妄念?為什麼會有世界?為什麼會有萬像差別的不同?

永明壽禪師以《楞嚴經》要旨答:「最初不覺,忽起動心。」覺與不覺兩個問題來了。「不覺」之來,主要是「覺明為咎」。以《易經》的道理來講,陽極則陰生,陰極則陽生。有人提出來,認為這個答案不夠透徹,不能令人滿意。這提得很對,是不大令人滿意。在學術立場講。是要絕對客觀,好的就是好的,不好的就是不好的,本來佛學這一段話是並不太詳細,但也不是敷衍了事。最初動念是「覺明為咎」的,忽然不覺來的。為什麼有個忽然不覺呢?這不覺從哪裡來?

比如王陽明所講的「良知良能」,這一知從何而來?若從本體來,其本身即有善惡,也包括了知,這是很嚴重的問題。要詳細地討論起來,牽扯一大串,一時討論不完。這裡簡單扼要地說

「覺明為咎」是倒果為因的說法。已經成道的人,已經還源,證到清淨圓明、明心見性以後,太保任清淨光明,因太過而生不及,太過了本身就是妄念,這就是「覺明為咎」。比如大家打坐,剛剛上座,眼睛一閉那一剎那,很清淨,那是很短暫的一剎那,接著想保持清淨,那就完了。由這個理由來說明本體來源,清淨光明忽起動心,是倒果為因的說法。是佛沒有辦法,只好從果來說因,最初萬有是「覺明為咎」來的。以邏輯道理來講,這種形而上本體,忽變為形而下萬像的道理,只是點到為止,未澈底的說法,需要中國的《易經》、道家思想來補足。不過如把中國的《易經》、道家思想單獨來說明形而上的本體,那又差遠了。必須這幾樣綜合起來,對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說明才能清楚。

《易經》講,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」。陰陽是指動靜、善惡、是非、來去、生死等相對的現像。相對是兩頭,能起相對的那個是不屬於相對,勉強可以說是絕對。所以以此道理來講,「覺明為咎」,覺明也並不為咎,換言之,陰暗、昏味也不足為病,各有立場看法,白天有白天的好處,夜裡有夜裡的好處。所以《易經》言: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」,乃指形而下的法則;形而上的本體,則如 孔子在《繫辭》上所說:「無思也,無為也,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。所以「最初不覺,忽起動心」是「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」。所謂感應,雖起形而下後天的作用,最後他還是歸到本來寂然不動。至於明與不明、動與靜、好與壞,則是人為的分別,同形而上、形而下沒有關係,這是《易經》的看法,當然《易經》沒有說這麼明顯。研究《易經》,不論在理、像、數方面,都須先通《繫傳》,把道理先搞通。道家《列子》這本書分出五太:太虛、太無、太素、太質、太極,層層下來,也討論到本體生萬有的道理。本體本來清淨圓明,忽然一動,生出萬有,生命經過了幾個層次。這種次序同五行思想、易經思想,同佛法的五蘊都有相關連之處。

 

佛曰不可說

人類文化號稱五千年,其實是很幼稚、很可憐的。人類到現在還在追求最初究竟怎麼來的?乃至現在還要到太空去探索這個生命問題。科學文明發展至今,誰也還拿不出一個確定的答案,宗教有宗教的說法,哲學、科學也各有各的說法,莫衷一是。總之一句:都非定論。

若要證到宇宙本體的問題,扼要地說,只有用禪宗的兩句話: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來說明。《楞嚴經》的「覺明為咎」只是權說而已。要嚴格研究起來,以佛學本體論來講,小乘知見與大乘知見的看法各有不同。《宗鏡錄》是用《楞嚴經》的本體論來闡釋的。《華嚴經》則無所謂咎與不咎,覺明也不為咎。像《涅槃經》等各種經典,乃於各種宗教哲學對於宇宙大多持悲觀的看法,覺得人生悲慘可憐。

《華嚴經》則不然,認為這個世界善善惡惡、是是非非、動動靜靜,一概都是至真、至善、至美。都是一個本體所發生變相而已,一切都是變相,變相無論春夏秋冬、善的、惡的各有各的好處,各有各的壞處,以這立場來講,覺明也不為咎了。這問題討論起來很復雜,講到本書後面再繼續討論。

其次,有人提出見分與相分的問題。見是看見的見,相是現像。比如用眼看花,眼是相分,能看到花,了解那是花,這個精神作用是見分,這是唯識論名詞,很多書注解來、注解去,非常難懂。若以現在的名詞來理解,相分為物理世界,見分為精神世界。

 

世上庸人多

 

於無脫法中,自生繫縛。

用不著解脫,自然解脫,就叫「無脫」,並沒有一個東西給你跳出來,只要自己一念清淨自然出來,這叫「無脫之脫」。眾生認識不到自己本性本來沒有束縛,都是自己找煩惱,所以大家打坐想找開悟,實際上只要真懂得兩句話: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」就開悟了,你不擾亂就開悟了。拼命在修道、打坐也是在自擾,跟自己過不去,這叫「於無脫法中,自生繫縛」。

如春蠶作繭,似秋蛾赴燈,以二見妄想之絲,纏苦聚之業質。

永明壽禪師把哲學放在文學中表達很高明,春蠶即出自李商隱詩句:「春蠶到死絲方盡」。至於「秋蛾赴燈」,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飛蛾撲火的現像。這裡所講的二見即是我見、法見。前面講見分是精神;這裡的見是觀念,主觀的觀念有我、有法。先入為主即法見,一切痛苦由我的觀念來。什麼叫人生,以小乘佛教觀點來看,人生是一切痛苦集中的焦點,所以叫苦聚,我們一般人卻在主現觀念上,把它當成快樂、這裡所講的業,並不一定是不好。像同卵雙胞胎,身體是一樣,思想、感情卻不同,各有各的業。身體是正報,此身以外,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「身外之物」都是依報。又如西方極樂淨土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的依報,正報是阿彌陀佛的精神。福氣容易智慧難,有同學問:「智慧是不是一種福報?」我說:「不錯,智慧是由福德而來。

 

誰家不發無明火

 

用無明貪愛之翼,撲生死之火輪,用谷響言音,論四生妍醜。

古人得道而有神通的,要點破災禍,是有違因果報應,要不點破,又有違慈悲心。這真是互相矛盾而左右為難,有時只好隱約暗示,像濟公知道菜等(寺)有火滅之難,只好大叫:「無明發了!無明發了!」等到大家搞清楚,寺已經燒起來了。無明發了,就等於我們常說的無明火。能夠空掉無明,解脫了無明,對真正達到明心見性的「明」,貪愛就是無明的幫凶。古人有兩句俗語:「誰人背後無人說,那個人前不說人。」完全不說是非,是絕不可能的,而是非正是由言語來的,言語本來是空的,可是我們聽了言語是非還是會生氣,那是最笨的。聽過了就空了,可是我們卻配合上觀念、分別心而生煩惱。四生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講的胎生、卵生、濕生、化生。

 

心的分裂

 

以妄想心鏡,現三有形儀。

這裡用鏡子的」「鏡」,而不用「境」,「鏡」比「境」更好,因鏡空靈,照得也很清楚。我們人生一切煩惱都用妄想來的。都是妄想的心境,現出來三有–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的形儀。

然後違順想風,動搖覺海,貪痴愛水,滋潤苦芽。

歸納起來,一切痛苦煩惱都是主觀觀念一念來的,不了解這個,碰到違順時,就發生煩惱,動搖清淨無波的覺海,產生貪痴愛水種種煩惱。

一向徇塵,罔知反本。發狂亂之知見,翳於自心。立幻化之色聲,認為他法。

因此一念迷掉了以後,跟著外境物理作用在跑,被唯物所引誘,跟著塵勞跑,不知回光反照代自己心性的本體。以心理學來說,像犯罪、變態等、心裡學可以詳盡分析各種不正常的心理,卻很難說哪一種心理是正常的。以佛學來說,沒有一種人心理是正常的,都是在狂亂中,只有一種人正常–「明心見性成佛者」。

「言語道斷、心行處滅」最正常,可是我們看他則是不正常的。眾生都犯「狂亂知見,翳於自心」,物理世界一切聲色都是「幻化」的,不是沒有,而是幻化,如電影一樣;但很多人都在看著古書掉淚,替古人擔憂。「認為他法」這句話最重要,一般人都認為我本來很好,是外界影響了我;佛法則認為心物是一元的,內外合一,不是外界影響你,是你自己找麻煩,影響了自已。同時把自心所生的種種聲色境界,誤以為是外在的。

禍由人興

 

 

從此一微涉境,漸成戛漢之高峰;滴水興波,終起吞舟之巨浪。

這說明了人的思想的情緒是那麼可怕。因為認不清一切妄念都是自生煩惱,因此只要絲毫微塵的念頭動一下,觀念一建立.變成了透天高峰,尤其人我山高,動也動不了。

莊子說:「颶風起干萍末」。颱風怎麼起來的?可以從浮萍的波動看出來它的興起。只有一滴水動,最後可以使大海起任狂浪。天翻地覆。像人世間朋友夫婦,吵起架來、鬧到絕交、離婚的地步而本來都是由一點小事情引起的。中國道家講軍事、謀略之學的《陰符經》說:「天犯殺機、陰陽起覆;地犯殺機、龍蛇起陸;人犯殺機、天地反覆。」所以還是人最厲害。人的思想、念頭最厲害,最可怕,世界大亂就是這麼來的。

 

性相近,習相遠

 

爾後將欲反初夏本,約根利鈍不同,於一真如界中,開三乘五性。

人的根性利鈍不同;遇到利根的人,一點就通,真是孟子所講;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一樂也。」遇到鈍根的,簡直沒辦法。要想學孔子「好學不厭」還做得到,要做到「誨人不倦」那就太難了,碰到鈍根的人怎不會火大?所以孔子偉大。這人的根性麼來的?這裡又講到本體。「於一真如界中,開三乘五性」,本體只有一個,比如水:可泡成茶,可制成酒,也可做成毒藥,使用很廣泛,但它的本體是水。本性是一個,我們修道來返回那個水,回到那個本性去,不是找現像。

接下來講「三乘五性」,三乘即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

人的稟賦根性不同,也就是現代心理學所說,人的性向問題。各個性向不同,這還只是人世間的心理研究,不如佛學深,比如蘇東坡的詩:「書到今生讀已遲」,人的聰明智慧不是靠這一生,是前生累集來的。有些學生愛玩小乘道–有為法。這是他的根性,要想把他轉過來,很難,那要花很大的力氣,

人的稟賦根性為什麼不同呢?從佛學觀念講,人有了貪欲這一念,就變成生命在六道輪回中越滾越迷。「輪回」這兩字翻譯得好極了,當時翻譯得很新穎,只是一千多年來用舊了。《易經》上說「循環往復」,講的是原理;輪回講的是現像。為什麼人在輪回中轉不出去?就像電風扇轉動中的蒼蠅,你看轉得多快!轉昏了頭,硬是轉不出去。我們為什麼要打坐?打坐就是要把電風扇漫漫關,慢慢停下來,就可以「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」。只是現在大家打坐,反而加開,轉得更快,所以不得解脫。所以要找到開關,本書即在幫助我們找到開關,知道怎麼使用,幫助我們從輪回中返回本來那個樣子。

但是人的妄念一動以後,如蒼蠅在電扇裡頭,永遠在轉,轉慣了,因為長跑、短跑不同,而有三乘五性。

五性指定性聲聞,定性緣覺、定性菩薩、不定性、無性。怎麼叫定性聲聞?比如有些學生,想給他菩薩當當,哄他騙他,他就是高興小的,就是沒法接受大乘。怎麼叫定性緣覺,比如我所接觸的一些人,一學佛就變得任何人不見,最好是峰頂上住茅蓬,鬼也不見。事實上,「思」會來找他的。有些人屬定性菩薩,叫他學小乘,不幹,萬事都管,忙得不得了。不過不定性的也很多,如墨子講染絲,碰到紅就變紅,碰到黑就變黑。再有些是糊裡糊塗,比不定性還差一等,搞了半天,就如孔子所說:「能使由之,不能使知之」,碰到無性這種人,就只能:「使由之,不能使知之。」叫愚笨的人上去當第一流智慧的人,他會發抖,會把他嚇死,你只有告訴他怎麼做,硬是沒辦法跟他講道理。

在東西文化哲學中,首先提出人性平等的是釋迦牟尼佛。但注意啊,佛所提出來的不是政治性,而是形而上本性的平等,形而下,一切作用起後就不平等了,三乘五性有所不同了。

 

或見空而證果

人一念空就證果。什麼是空?這是個大問題,一般人認為沒有妄想,沒有念頭,叫做空,錯誤到極點。如果硬要把思想、妄念壓下去,這樣叫空,不到三個月,腦筋便遲鈍了,心理就乾枯了,搞得一切都討厭,沒感情。所以真正見空而證果的這個空還難見呢!既使證到了,也不過小乘而已。我曾特別提出來修白骨觀,要證身空、太空,還非修這條路子不可,不然,就進不去那個空的境界。千萬不要以為把念頭壓下不動那叫空。我再三提過的,宗喀巴大師說,如果這樣叫無念的話。果報是墮畜生道,很嚴重的。

 

或了緣而入真

這是緣覺,比如淨土宗蓮池大師,在家時與太太感情很好,有一天太太端來了茶,他卻一不小心把最喜愛的玉杯打破了。這一下他忽然感覺到,什麼妻子、玉杯,再好也要分手,因此毅然出家了,後來成為一代大師,像這一類即因緣覺而來。

 

或三祇熏煉,漸具行門

大乘道修持法,一個人修行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,無量劫熏煉,才慢慢形成菩薩心腸,一般講行願,其實願容易想,行卻是個大問題,處處為我、為己,行門還差得太遠,沒有一點行為夠得上學菩薩行。世上凡是講修行的人往往是第一等自私的人。我們就常聽到這樣的話:「我在打坐修道不要吵!」或「我在修道,你要供養啊!等我修好了,再來度你。」真正的大願談何容易?我們要隨時檢查自己的心理行為,像我們朗朗上口的四弘誓願,真正從內而外,言行合一做到的,又有多少?絕大部分人煩惱還捨不得斷啊!佛道嘛,有些心而已,還要玩一下。「願」誰都會吹的,什麼濟世利人,自己都濟不了,不要變成「擠」人就好了。人就是行門最難,佛經上說要三大阿僧祇對慢慢熏練自已,改變自己的心理行為,才漸具行門,有一點像。

 

或一念圓修,頓成佛道。

有上根利器者,一念之間圓滿修成,即禪家所說的頓悟。現在全世界都在講禪學,以為打打坐,說幾句幽默的話都是禪學:春天到了,池塘裡青蛙,撲通一聲跳下去,就是這樣,這就是外國人講禪,頓悟了!不是這個,頓悟要行到、理到、功夫到,也是行持之一。大菩薩慈悲利世行為也要到,這是真正頓悟的境界。

達磨祖師講禪宗二入:「理與行」而且行入最重要。達磨祖師對後世的預言:「明道者多,行道者少;說理者多,通理者少。」頓悟不是玩嘴巴,要注重事行。

斯則克證有異,一性非殊,因成凡聖之名,似分真俗之相。

三乘五性分別清楚了,重點在所證到的有異,但形而上本體是一樣,只有作用、方便上有差別,凡聖在形而上道作則無不同。

 

莫落斷常見

若欲窮微洞本,究旨通宗,則根本性離,畢竟寂滅。

嚴重問題來了,前面講,人人都有道.為什麼我們凡夫見不到呢?因一念迷掉了,而產生三乘五性不同根器,雖不同,但形而上本體一樣。現在由本體來,所謂言下頓悟,悟道是什麼樣呢?真正的佛法「究微」,追究它根本的所在,研究到佛法的宗旨,完全槁通了,是空的–「根本性離,一切性離」。唯識講諸法無自性,心、物皆屬「法」之觀念中,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,沒有各自的自性,這個無自性與明心見性之性不同。

但有些人搞錯了,一看「諸法無自性」,認為佛法講無自性,還講明心見性是真常唯心論,錯了,是外道之見。將諸法無自性變成唯物論,斷見。人死了就拜了、人死如燈滅.諸法無自性嘛、還去求個什麼自性呢!這個見解非常嚴重。今天、在思想界中,這個思想非常流行,此論書籍充斥,毛病大家都看不到,換言之,這在提倡唯物思想,縱使無意,卻未入此偏見中,把佛法解釋錯了,永明壽禪師就不用「無自性」,用「性離」,在邏輯上,使天地相隔,大妙了,「無自性」是主觀的,在邏輯辯證法上是拿開它,與斷見一樣是拿開它,「性離」是有性,自己離開的,客觀的。這些思想,同大家修證的關鍵非常大。